其实,
即便陈萍萍今日不劝陈沫离开,陈沫依然会选择明日离开。
原因很简单:
之前得到西厂密报:南庆边军异动、集结,意图不明。
之前在大殿内,庆帝又蓄意误导,
将林珙之死硬生生安在陈沫身上,
又蓄意挑起群臣激愤,
这一幕幕,做死了南庆跟北齐必有一战。
毕竟,借口有了,动手不过早晚而已。
其次就是,
北蛮数次扰边,抢钱粮数十万,掠百姓近万。
身为北齐一字并肩王,
陈沫虽然很想当个闲散逍遥的王,
但若国之不存,他还逍遥个屁。
再说,好歹战豆豆、太后都是自己的“亲人”。
虽相处短暂,但很舒服。
有些责任,有些义务,
总会潜移默化的,让人做出选择。
毕竟,华人嘛,不善漂泊,总念个家,寻个根。
而北齐,战家,
哪怕陈沫再如何陌生,也是他在这是世界的家。
……
回到二皇子府。
陈沫将众女唤来:“收拾行囊,我们,明日回北齐!”
“今晚,怕是不会太平,
寒衣、阿朱,你们警惕一点。
我去趟监察院,很快回来。”
吩咐完,
不待众女反应,陈沫纵身离开。
……
南庆,监察院外,石碑。
陈沫望着碑文,忍不住低声吟诵:
“我希望庆国之法,为民而立,
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困剥夺,
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破魍魉迷崇。”
“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
知礼仪、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以权势而屈从。”
念到一半,
陈沫莞尔一笑,
别说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