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自会去看。”
兵部,掌天下军卫武官选授之政令,凡军师卒戍之籍,山川要害之图,厩牧甲仗之数,悉以咨之。
那么朔方补充募兵,兵部无论如何,也是应该知道的,但问题,就出说张洎的亲爹,张说身上。
因为就是张说在十多年前,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又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每房官吏二十四人,主官为朝集使,架空了尚书省。
朝集使,多出自本部官员,比如户房朝集使,是王鉷,那么兵房朝集使,是兵部司郎中李岩。
藩镇地区的奏报,直接进了中书门下,李林甫不想让六部知道的,他们就不会知道。
王忠嗣朝着韦光乘开炮道:
“安西,陇右,河西,比之朔方如何?为何就朔方欠饷呢?”
他说的这三个地方,战事比朔方频繁多了,而且干的都是大仗,越是大仗,越是不能欠军饷,王忠嗣这句话其实站不住脚,他心里也知道,但他就是冲着韦光乘来的。
因为他知道,韦光乘是李林甫的人。
“我只是副使,权职有限,大将军也太为难我了,”韦光乘冷哼道。
王忠嗣丝毫不让道:“那按你这么说,我该去问隋王喽?”
“放肆!”
高力士怒斥一句,扫了一眼群臣,道:
“议事就是议事,不要胡乱攀扯。”
一个宦官,权利已经大到了这种地步,敢在朝堂上斥责重臣,这肯定是不符合礼法的。
但好在高力士这个人,还算是忠君为国,对国家整个形势有益无害。
千万不要小看人家,这座朝堂上,很多人都是走的人家的门路,才得以身居高位。
历史上,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等等等,都巴结过人家。
“好了.......”
李隆基终于还是开口了:“就从朕营造内库的钱里,拨出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