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后!
海津城,北塘港!
大明皇家生产建设兵团总部,从海津,唐山等周边地区,抽调了三百个生产队,来到滨海地区某深港。
在几千名系统工人的带领下。
进行着高难度的技术工作。
开拓港口,加深加宽。
建设船坞,整合船厂。
虽然现在生产建设兵团,还没有建设大型远洋战列舰的计划。
但随着唐山生产建设兵团,对当地铁矿石开采工作的展开,用以生产钢铁的炼钢厂,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对于系统工人来说,实现平炉炼钢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需要等厂房建设好后,不日就能产生第一炉钢水。
无非就是用耐火砖垒砌几个蜂窝状的格子,形成高效的蓄热室。
这种东西在技术发明之前,那可是无数人冥思苦想才得出来的办法。
但在发明出来后,别人一看就能理解八九不离十,原来是这么回事。
有了上好的钢铁!
火炮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后装线膛炮可能还有些费劲。
但前装炮基本是有手就行。
在能够大量生产火炮后。
战列舰的自然也要提上历程。
不过今天……
朱允熥来北塘港。
并不是来视察工作进度的。
而是要会应天。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
八月初。
他就已经接到了老朱要他返回金陵的旨意,原因说是想二孙子了。
之所以推迟了一个月。
直到今天,才动身启程。
实在是生产兵团里的事情太多了。
随着员工数量越来越多。
几乎无法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
为此朱允熥不得不从各个生产队中,挑选良家青壮一万四千人。
成立了两个保安军团。
直到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