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中。
方源继续书写。
...
【1913年,希特勒来到了德意志,这个他梦寐以求的国度。】
【他在慕尼黑待了一年多。】
【他依旧形单影只、默默无闻,无助的愤恨着这个拒绝了他的世界。】
【但随后的一战却给了他一条出路。】
【希特勒将战争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欣喜若狂的迎接战争的到来。】
【“我正满怀深情的经历一个民族的复兴和重生,40年和平中出现的党派分歧、阶级矛盾、种族不合,都会被国家至上的火焰所融化。”】
【希特勒异常兴奋,他参与了支持战争的大规模游行。】
【他和数万人同行,高声唱着莱茵战歌。】
【随后,他怀着满腔热血走向了征兵点,成为了一名士兵。】
......
【在25岁那一年,希特勒生命中第一次有了事业、目标、同伴。】
【他在军队中获得了归属感。】
【他被派遣到了莱茵河地区,当火车经过尼德瓦尔德时,他看到了高耸的女神纪念碑。】
【日耳曼妮娅一手捧着皇冠,一手握着宝剑,象征着德意志帝国。】
【当拂晓的日光落在上面,雕像显得越发神圣了。】
【包括希特勒在内,整列火车的士兵都在欢呼。】
【那时的他们还很年轻,还对战争有着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
【他们不知道自己将要步入的,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地域。】
......
【3天,3000人。】
【这就是希特勒的部队在第一场战斗中付出的代价。】
【他深刻的见识到了近代战争的恐怖。】
【一战已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而是战争机器的对抗。】
【在钢铁和炮弹面前,人类的血肉之躯不堪一击。】
【个人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