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县购买蚕丝。
赵家工坊给的价格很高,超过了桐庐县自身工坊的收购价,导致了桐庐县的蚕丝涌入青溪县。以至于桐庐县的蚕农不太愿意将蚕丝内销,而是卖给赵家工坊。桐庐县自家的工坊也就出现了缺货的情况……
姬温本就将青溪县视为竞争对手,限制县里的蚕丝卖往青溪县。
此事陈青兕早就知道了,就是没有理会而已。
姬温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棺材,没必要亲自动手,将他推进去。
毕竟姬温背后有个上官仪,要维持表面和气。
这也是为官之道。
但并不意味着陈青兕打算放过姬温,他只是在等而已。
古代的交通远不如后世那么发达,物资的运转供应。跨县夸州,运输成本极高。
桐庐县与青溪县共饮一江水,蚕丝顺流而下能够减少许多运输成本。
故而陈青兕给赵家工坊的规划就是以青溪县、桐庐县两县的蚕丝来供应赵家工坊,满足赵家工坊的需求。
所以用不着他出手,赵家工坊是不可能让桐庐县的工坊崛起壮大,影响自己的财路。
赵家自己会出手将姬温推下深渊。
郑容问道:“陈县令这是要瞒着下官”
“这倒不是!”陈青兕长叹一声,将姬温干的龌龊事情细说。
郑容听的是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半晌才怒道:“姬温堂堂县令,怎么能如此下作”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不是真正派系间的你死我活,大多都和和气气。哪怕彼此有摩擦,相互使绊子,也不会用这种手段,一旦泄露,没人愿意跟他玩。
郑容是完全不理解姬温的想法。
这也是寒门出身的姬温缺乏的东西,他书读得多,知道很多道理,懂得怎么治理地方。唯独不知官场上默认的一些规矩,不晓得哪些手段可以用,哪些手段不能用。
郑容怒道:“这等小人,陈县令为何姑息”
陈青兕无奈道:“姬县令是上官秘书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