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女皇而战,奥古斯特真的能够实现他们的诉求,那俄国的人民呢?他们难不成会说出为了沙皇而战这种神志不清的话吗?
农民对于沙皇那是十分的不爽,沙俄帝国的工业化其实跟后来的苏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也是通过工农业剪刀差来完成的,通过疯狂的剥削农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开始进行工业化,如果只看数据,俄国这些年搞的其实还算不错,他们的钢铁产量比法国还多,更是有五万公里以上的铁路。
俄国去年的工业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八,而德国工业的增长率则只有百分之五,俄国正在跑步进入工业化,但是这不是没有代价的,亚历山大三世则没有他爹的那种魄力,把曾经亚历山大二世的许多改革又给改了回去。
但是矛盾并没有因此减少,而转移矛盾的办法还有一种,那就是战争。
俄国的军官对战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俄军的高层充斥着一种没来由的乐观主义,他们甚至还幻想着攻入柏林和维也纳,复刻神圣王亚历山大一世的传奇战绩,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三月份他们聚集了两个集团军,总共四十万人,跨过涅曼河,朝着贡宾嫩发起了进攻。
而这里则是英军的防线,他们在涅曼河的对岸构筑起了防线,俄军一头直接撞进了英军的火力网中,当场被打成的筛子,后面德军的援兵过来时,英德联军立刻追过涅曼河,开始追击后撤的俄军。
如果根据俄军的战争计划,他们的防御部队会顶上,然后且战且退,为主力部队探清情况,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什么防御部队主力部队,根本就查无此人,德军和英军都兵临华沙城下了,俄军的主力部队都还没看见。
战前的那些天花乱坠的战术,奇迹一般的反击,德军溃败的场景,在圣彼得堡享受美好假期的军官们都没有等来,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军队有可能根本就执行不了这么复杂的任务。
这是因为俄国的军队缺乏基层士官,俄军总共只有八千名士官,而德军的士官数量是八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