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姬如此,对他也是如此。
他在乎那点俸禄吗?不在乎。其实就连板子也无妨,毕竟涉及那么多宫嫔和世家千金,总要有个人承担大家的怒火。他是柳家公子,宫里各处总会给他一点面子,板子打不疼屁股,只是脸上难看罢了。
太后多年来的确尽心拉拔他,柳冲也不觉得帮太后解决个难处有什么好怨恨的,就是这一次,他也是根据太后的态度与奉圣夫人的脾气,推断出两人即将呛火至难以收场,所以紧急叫人破局。
奉圣夫人要的不就是录口供查清楚,还贵姬一个公道吗?
信件在皇帝那里,他去禀报,皇帝岂能不来?皇帝来了,要打要罚是圣意天裁,不是太后罚的;太后叫人来问话,本是要为衡阳王主持公道,也不得罪惠太妃;太后皇帝携手查明案情,高高举起,再以关心宫妃名誉为由轻轻放下,这局不就解了吗?
柳冲摇摇头,太后太过多心,施恩时总抱着几倍几十倍收回来的心思,别人果真要报恩时她又总怀疑别人并不记挂她的恩情。闹来闹去,最终皇帝来时不但没能及时收拢回去,反倒闹得下不来台。
昨日皇帝罕见地没给太后太妃一个台阶,但柳冲也没着急,猜测贵姬迟早会过来。贵姬可以不在乎任何人,但她不会不在乎一心对她好的皇帝,何况她本来也是个很容易心软的人。只要她来了,不管当时太后、奉圣夫人与皇帝成了个什么局面,都能把事态缓和下来。
只不过柳冲没想到,晴翠宁可拐个弯去请贤太妃,自己站在外面等着皇帝出来,也没有亲自进来劝和,连请个安都没有。
方才殿中对答那些话,不过是劝太后安心,柳冲自己却并不相信,贵姬又不是大禹忙着治水,过门不入,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只是他也不必替太后烦恼了,太后终究是太后,孝字当头,便是活得不顺心了点,也不至于有什么可忧虑的,倒是他自己,如今得罪了太后,太后不留他,往后的路该如何走呢?
眼看着又要过年了,偏偏连个腊月都不叫过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