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跟族人越好的城门口,坐了牛车回家。
回到家就见福伯更在和母亲商量事情。
“四郎,我正寻你有事情。”
顾龙川随即坐了下来,“娘,有什么事情你就说。”
张氏道:“是这样的,这几日你就要去金陵乡试,你又没个书童。”
“我想着帮你寻个合适的书童,你看如何?”
顾龙川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都这么大了,还用书童?
到时候说不准谁照顾谁呢?
张氏见此,也没再说什么。
临近出发时,族长带着几个族人来到家里。
“四郎,这是我给你挑选的人,一路上都由他们照料着你。”
顾龙川点了点头,族长的心意,他若是不收下,肯定会让他们多想。
而且这也是常见的事情,这些族人都是挑选的伸手好的,县衙也会发放一笔钱全当雇佣。
像前世电视上面什么穷书生赶考遇见抢劫之类的事情,根本很少,或者是不存在。
至少乡试以上的科举级别不会,因为秀才也是很好的投资对象。
要是科举上榜,也是当地县的政绩,说明这一地文风鼎盛。
考中举人,那就有了做官的资格,算是当地官员的半个同僚。
万一举子进京赶考,屡次不第,最次也能回家乡做个乡绅。
赶考时,大多有官府出钱派遣衙役和乡勇护送。
一县一县组团过境,哪里出了事情,那个县从上到下,全都问责,轻则罢官坐牢,重则有杀生之祸。
可以说,如果你杀了一个大户人家,说不定躲进深山老林能躲过一劫。
若是杀秀才,对不起,这是打国家的脸面,后果不用想。
……
第二天,顾龙川则是跟着五六乡勇踏上路途。
坐在马车上顾龙川毫无预兆地打了个喷嚏。
“四郎,要不要紧?这大夏天的,怎地打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