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场政客面前,这个并州的木材商人也只能点头哈腰地赔笑作揖。
应酬是作为商人的必备技能之一,而武士彟能够快速的在洛阳的木材生意场上站稳脚跟,也是因为他攀附上了朝廷贵族——观王杨雄,而杨雄的弟弟杨达正是主管东都建造工程的副使。
武士彟通过杨家两位兄弟的关系,在东都营造的过程中大发横财,但是的财路也不就是一帆风顺的。
在洛阳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并没有被武士彟笼络到,那就是营建东都的主要负责人,尚书令杨素。
这位杨素对武士彟这个木材商人非常的看不惯,至于具体因为什么而得罪了杨素无从知晓。
只知道当武士彟在东都政权上下应酬如鱼得水,钱包也一步步鼓起来的时候,杨素暗中罗织罪名,一心要置他于死地。
这时,就体现出了武士彟前期营造的庞大的关系网的重要性,杨雄等人出马极力斡旋,使得他总算是躲过了杀身之祸,在权力面前,武士彟一败涂地,只能回到了老家并州。
隋朝大业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在家乡蛰伏的武士彟意识到乱世多机遇,必须要趁此机会改变,以求脱胎换骨,经过慎重的思考后,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弃商从政。
武士彟花钱买下了一个“鹰扬府队正”的军中低阶职位,希望能够建立军功,跨入政坛,彻底摆脱商人的命运,也正是从这时起,武士彟走上了仕途。
唐高祖李渊在山西领兵期间,经常行军在汾州、晋阳之间,因此受到武士彟的接待与照顾。李渊任太原留守期间,引荐武士彟为行军司铠。
当时正值盗贼蜂起之时,武士彟曾暗中劝李渊起兵反隋,并为李渊送上兵书和符瑞。李渊招兵募员,准备起兵反隋夺取天下的最初准备阶段,武士彟被李渊授予大将军府铠曹。
武士彟随李渊攻克京师(长安)后,被封为光禄大夫、太原郡公。
按照历史轨迹,此时的武士彟应该是在东都受挫回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