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笑着回答道“儒者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的儒者,忠君爱国,坚守正道,憎恶邪恶,致力于使恩泽惠及当时,名留后世。而那些小人的儒者,只会钻研细枝末节,专心于笔墨;年轻时作赋,年老时研究经典;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却无一策。比如杨雄,虽然以文章名世,却屈身侍奉王莽,最后不免投阁而死,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之儒。即使他每天写一万字,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程德枢无言以对。
众人见诸葛亮对答如流,都感到惊讶。
诸葛亮看着被自己怼下去的众人,心里无比舒畅。
子约,这次总算让我孔明胜了一场吧。
诸葛亮心里还暗暗窃喜了一会,他感觉姜泽应该没有自己这么能说会道,终于找到了一个超过姜泽的方面。
这时,座上的张温、骆统二人又想向孔明提问。
突然,一个人从外面进来,厉声道“孔明是当今的奇才,你们用唇舌相争,这不是敬客的礼节。曹操的大军已经逼近,你们不思退敌之策,却在这里斗口吗?”
众人一看,原来是零陵人黄盖,字公覆,现在是东吴的粮官。
黄盖对诸葛亮说:“我听说多说话获利,不如沉默无言,你为什么不把你的金玉良言对我们主公说,却和这些人辩论呢?”
诸葛亮道“各位不了解世事,互相提问,我不能不回答。”
黄盖一听,心里满是佩服。
于是,黄盖连忙拉起诸葛亮,和鲁肃一起带着诸葛亮进去。
走到中门,正好遇到诸葛瑾,诸葛亮快速向他施礼。
“许久不见兄长,甚是想念啊。”
诸葛瑾道“为兄也一样,不过贤弟既然到了江东,怎么不来见我?”
诸葛亮道“我既然侍奉刘豫州,理应先公后私。公事未完,不敢涉及私事。请兄长见谅。”
“好,那贤弟见过吴侯后,再来找我叙话。”说完就走了。
鲁肃又想起道“刚才嘱咐的话,可不要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