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掏得家破人亡。
反观马进业,他做生意反其道而行之!
面对来买药的贫苦百姓,马进业从不积极推销店铺内药材,而是尽可能先给百姓号脉治病。
一番望闻问切,找准了百姓病灶,这才提笔给他们写方子。
所写的药方子,也都是物美价廉,没有任何贵重药材,都是一些便宜廉价、药效丰沛的寻常草药。
甚至,如果百姓实在困难,他还能告知百姓出了京城,哪里能找到野生草药,免费赠药也未尝不可。
总之,就是尽可能不让自己的药材卖出去,好“拯救”更多百姓。
如此善行,完全有别于其他药铺医堂,马进业的名声也就越传越广,逐渐成了汴京百姓口中的“菩萨大夫”,百姓每逢治病,必然先去他的铺子里治病拿药。
同行的人,都在笑话马进业“沽名钓誉”。
治病便宜、拿药便宜,有时候还分文不取,我看你拿什么糊口盈利,最多不过三个月,就得关门走人。
同行的尖酸闲话,可以说是恶意慢慢,他们,都在等着马进业关门大吉。
半年以后,这本该是赔钱的药铺买卖,到了马进业手里,非但没有赔钱,反倒是赚了不少。
以量取胜,比他们这些高价药铺,还要多几分利润。
这种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其他药铺掌柜眼红的同时,也被他树了不少敌人,招来更多诽谤。
这些年,马进业不管外界诽谤如何,医者仁心始终没有放下,靠着菩萨大夫的名气,已经在汴梁开了好几家分号。
马家药铺的商号,在京城算是彻底打响!
宋毅操纵记忆,来到马进业死亡的当天晚上。
这天傍晚,他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招呼着店小二收了店铺外的摊子,指使店小二去后院库房清点药材。
也是这会儿天黑的功夫,马进业正在柜台上整理药材,一个黑衣人,忽然从门外走进来。
这个黑衣人戴着斗笠和黑色面纱,看不清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