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放下手机,揉了揉眼睛嘴巴嘟囔:“这皇帝爱民如子,那不是狼爱羊么?,大可不必!”
(杂交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进入21世纪以来,最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巩固了这一结论。
2006年,浙江省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炭化稻米,距今约11000-8500年。
“那么当时水稻亩产是多少呢?”
“约40公斤。”](找不到数据!!!,作者瞎编的。)
光幕面前的人们:“、、、、,好吗?知道后世喜欢动不动挖坟,这都挖到一万年前了。”
嬴政在心里算了算,一万年前,那比三皇五帝还远多了。尽管对后世的科技有所印象,但是依旧难以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粮食产量大约在50公斤左右,
《管子·轻重甲》记载春秋时期的亩产量:
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
换算成今天的田亩数和重量单位为:30亩地产1600公斤,平均亩产50公斤。这是春秋时代的最高水平,孔子在那个时代追求“食不厌精”,但那也只能是梦想。
《汉书·食货志》记载: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亩)岁收一石半。
换算成今天的田亩数和重量单位为:耕种30亩地,平均亩产可以达到63公斤。
再往后看
嵇康的《养生论》记载:
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这是当时良田的标准,也是当时亩产的最高水平,换算成今天的单位为: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所以曹老板颁布禁酒令也是有道理的,
直到唐宋元明清在太湖地区的粮食产量差不多在140~340公斤左右,这估计与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有关。
20世纪中叶,建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