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落幕(2 / 3)

唱。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杜甫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

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进士。唐中宗时官至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被后人公认为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

他的人格,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文人品格的楷模。自晚

最新小说: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全球贬值一万倍,假千金带飞全家 死后才知,她是千亿总裁白月光 星际主宰:超神系统狂飙 都市仙尊 我有九千万亿渣男金 我死在难产夜,渣男跪在灵堂悔疯了 换婚后,纨绔世子白日装乖夜抵门 被甩,失业后,美女超模主动倒追我 灵气复苏,我看广告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