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临时工都干了五年了,如今能有机会转正,可以说非常难得。想想转正之后福利待遇还会更好一些,家里负担也会小一些,说不定自己还能找个对象,黄成民就直乐。
刘培文也是郑重答应。
如今他几部小说都获得了不小的反响,在文艺界算是立住了,此时如果想去个杂志社做编辑,或者干脆去文协做专职作家,也都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不过他还是挺喜欢现在的工作的。
不断地整理,修正物品,对于人的内心来说是一种积极回馈,这种一切正在变好的感受,天生就让人喜欢。
而对于他这种费劲心思写作的人来说,一份更能补充精神能量的工作,非常重要。
一场火锅吃完,几人各自散去。黄成民跟刘培文搭伴回了大杂院,一路上把自己这几年的辛苦说个不停,看来是今天有了好消息,把他激动得不轻。
刘培文把他送回家,自己也钻进了房子里。三月初的夜晚依旧寒凉,但此刻已经很晚,刘培文也不想再点炉子,于是就倒出暖瓶的水烫了烫脚,便早早睡下了。
自从张白驹的事情之后,他仿佛对什么事情都看开了一些,平日里为了搞钱没日没夜写稿的状态也有所平复,身体和精神都比原先的时候强了许多。
半年写了四五十万字,我这也算是高产了吧?躺在床上的刘培文思忖着。
只可惜这种高产只是他自己以为的。
编辑和读者都不这么想。
这天,忍了两个多月的张德宁终于等不及了,找了过来。
“你当初的承诺呢?你的意识流稿子呢?”
张德宁本来对于刘培文也没有过于着急催促,心想着一篇意识流的中篇,怎么得写上几个月吧,很难的。
结果二月下旬就看到当代第一期的首发长篇《黎明之前》,后面的名字赫然是刘培文。
几个月吧,很难的……
这下张德宁破防了,明明我先来的,怎么意识流的稿子不见出来,反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