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勾芡之前,秦淮先要确认勾芡是不是他看到的和他想象的那样。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勾芡是借助淀粉在遇水糊化的情况下,拥有吸水、粘附以及光滑润洁的特点,在菜品即将制作完成的时候把淀粉水淋入锅里,使汤汁浓稠,增加食材对汤汁的吸附力,从而使菜品的卖相和味道更好。
除此之外,勾芡的淀粉也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的,不同的淀粉有不同的特性,适用于不同的菜品。
当然,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是最常用的,基本上绝大多数菜品都是用马铃薯淀粉来勾芡。
蟹黄酱显然不是绝大多数。
它要用绿豆淀粉勾芡。
绿豆淀粉透明度很好,稳定性各方面也优于其他淀粉,不过它吸水性很差,
如果厨师水平不行很容易导致勾完芡的菜品结块,对厨师的要求很高。
曹桂香当然是没有特意叮嘱秦淮一定要用哪种淀粉勾芡的,但谭维安给的方子上写的很明白,蟹黄酱要用绿豆淀粉勾芡。现在谭维安的太爷爷大概率是双蟹包的制作者,他既然留下了这个方子,就一定有他的用意。
秦淮对勾芡有很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个在之前黄胜利给他上理论课的时候顺带讲到过。考虑到秦淮是一个纯粹的白案厨师,平时做点心基本用不到勾芡,黄胜利并没有深入讲解只是顺带一讲。
毕竟在认识曹桂香之前,秦淮也没有想到原来勾芡可以有这么高的难度,勾芡水平如何对菜品这么重要。
勾芡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烧菜技巧,跟围棋一样,看懂规则学会很简单,但是想要深入更进一步里面的门道就深了。
就这么说吧,赵蓉的厨艺如何大家都知道,正常的普通家庭的水平,被秦家早餐店隔壁的10元小炒吊打的水平。
赵蓉会勾芡。
但是如果你要问赵蓉会不会翻勺,赵蓉就会向你确认什么是翻
勺。是要像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