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联军领袖立即主张共同推选一个候选人参加总统大选,但他们的意见很快遭到了否定,因为其他组织的代表认定这是占相对优势的大组织试图吞并小组织的第一步;相对地,这些规模较小的组织的领袖建议按照地理和实际联盟关系推选不同的候选人,然而他们的意见也没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其中一名打了多年游击战的自由南洋联军代表辛辣地点评道,到时候他们所有人获得的选票加起来都不一定能胜过韩处安。
这时,病急乱投医的自由南洋联军首领们想到了一个堪称荒谬的方案。
一则谣言很快蔓延开来,而且在不少东盟公民听来具有相当的可信度。这则谣言声称,兴亚会革新派的领袖人物桑松由于在总统大选工作中受到韩处安冷落,正策划着以个人身份参加总统大选;另有一种说法是,桑松正在和他过去的老同事们联络,试图达成互相谅解。
桑松本人毫无反应,也许他没有听到谣言,或者听到了也没放在心上,但那些盯着他的位置的兴亚会干部、东盟官员还有东盟军将领可不这么认为。谣言越传越离谱,终于到了韩处安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桑松,今年赢下大选之后,你打算担任什么职务?”一次会议休息时,韩处安趁着吃午饭的机会向桑松抛出了他的疑问。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韩处安早就想找个机会把桑松掌控特务系统的权力拿走,上一次让尼古拉斯·王趁着桑松忙于筹备大选工作的时机代理国家宪兵司令官职务就是一次试探,只不过韩处安本人看走了眼,尼古拉斯·王实际上并不是忠心耿耿地效忠于他的忠诚青年军官领袖,反而代表着另一股势力——一股在东盟范围内没人敢随便挑战的力量。尼古拉斯·王身败名裂后,自觉立场尴尬的韩处安很长一段时间没再提起让桑松改任他职的想法。
“议长,我本来在大学里教书二十多年,脑袋都生锈了,除了会写一些理论文件,没什么真本事。”桑松察觉出了韩处安的用意,以退为进,“如果一定勉为其难地要我去负责实际的管理或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