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利和赵春华。
两位老院士长期奋战在一线实验工作上,确实是很值得敬佩的。
张硕也和两人说明了一下新的实验方向。
高洪利当场表态,“不管什么方向,我都投支持票!”
他解释道,“打破常规才有创新。重子cp破坏的理论本来就不完善,为什么有这个研究?是因为国外都在研究。”
“理论不是问题。如果每个实验都有完善的理论,那还能有什么新发现呢?”
“那些推动学科发展的物理发现,都是没有理论支持的。”
“现在cp组的情况,找一个新方向做实验,总比变成烂摊的收尾好的多……”
张硕很诚恳的点头,“高院士,谢谢你!”
赵春华则是道,“我也支持创新性的实验,但还是很期待你的报告。”
“是否支持,还是要听一下具体内容,这毕竟是对实验装置的改造,cp组,这么大的项目,这么大的摊子……”
“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啊!”
他说的一点都不为过。
cp组是超大型的研究项目,投入的资金高达几個亿,甚至是十个亿。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直接或间接参与项目的人数达到几千人,有些常驻实验基地的研究员,甚至做了十几年的研究。
比如,谭志明。
谭志明做了十几年的研究,实验基地的装置都是他的心血,即便已经离开了cp组,若是对cp组的设备进行改造,他百分百不会同意。
升级设备,可以。
改造,不行!
赵春华继续道,“你也不用担心,新的实验方向,只要大部分人同意就能启动。”
“吴所长不会一个人做决策,常规来说,会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再加上高能所下面的几个机构共同决定。”
“只要能争取一半以上的人同意,新实验方向就没有问题。”
张硕和两位院士说了一会儿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