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忠于朝廷,桓节背弃朝廷。
谁赢了,都会有一个是青史留名的。
搞半天她的这个大兄,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还真对楚世昭是存有效忠的想法。
她的劝说只是锦上添花。
【永晋三十年九月十五日,一辆离京的马车渐行渐远,而你,终于是离开了长安。】
第2/2页)
【大将军府上。】
【“大将军,晋王出逃长安,恐有生变,我等应当遣兵追杀啊——”一文士模样的人劝说道:“既然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该将此事做绝。”】
【“在此三路,都有我凉州军的防线,他如何得以脱身?”】
【“我自有打算,不必你多说。”桓节神情淡漠地说道,“让皇甫将军过来一趟。”】
【永晋三十年九月十六日,楚世昭离京沿途上的凉州兵大多退散,仿佛是有意避开。】
【永晋三十年九月二十日,大将军桓节请天子楚世煦下诏,敕令册封晋王前往鲁郡就藩。】
【在得到了这道敕令的楚世昭颇感意外,但毫不犹豫地接任此令,前往鲁郡。】
【鲁郡古名兖州,在大周王朝是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区,并且其地势北接齐州、南达徐州、西通郓州、东接沂州,可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永晋三十年十月,按照先帝驾崩的时间,当下应该立新帝的年号,群臣上奏谏言。】
【共有三个年号——康兴、建德、广威。】
【楚世煦偏好于康兴,不过桓节在朝堂上没有选择这个年号,而是告诉大臣他更加喜欢广威这个年号。】
【很快群臣认为广威这个年号更加适合楚世煦这位新登基的天子。】
【永晋三十年十一月,楚世煦不甘于就此受到桓节的胁迫,向那些‘忠于’大周王朝的世家大族发起了密诏讨贼。】
【远在蜀地的蜀王,正光帝、永晋帝的亲弟弟楚宣宏在接旨时,其密旨意外被流出。】
【朝野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