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气,楚世昭就不能就这样算了,轻易地吞下去。
不过,这一次,楚世昭是不可能再带领着军队御驾亲征了,一方面是年龄上去了,御驾亲征的路上,如果他驾崩了,对于士气的影响足以令全军崩溃,其次,如果想要进一步磨砺儿子的器量,像是这种战役的经历,是必然的。
只有真正在战场上打过仗,才能有充分的经验对待各种突发的情况,才能守得住江山社稷。
事实上,楚世昭倾向于让长子楚济钺主导这场战事,但出于种种考虑,还是让楚济钺和自己坐镇中央。
而且,出于对这次西征的重视,楚世昭拿出来的战力可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让自己的二子楚济民千里迢迢跑去送的。
楚世昭深知这一次长途跋涉,攻打花剌子模,靠步兵是不可能打过去的,能够支撑这种级别的长途奔袭,唯有骑兵可以做到。
所以楚世昭这一次,调动了大周王朝境内全部可以调动的骑兵。
甚至于.这些年来,楚世昭所积累的全部骑兵力量,楚世昭是一口气都给楚济民配上的。
一万背嵬军,两万晋阳铁骑,五万凉州铁骑以及两万大周王朝常规的骑兵,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归附而来的草原骑兵,这些属于是编外的雇佣兵。
在兵力上足有十五万的骑兵之众。
值得一提的是,楚世昭设立的军队,由于军功制度的日趋完善,不仅军容整齐,士气挺高,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武器精度更是楚世昭长期维护的。
在作战方针上,楚世昭更是不吝啬自己的见解,提前告知了楚济民该如何应对。
所以在这场西征战役上,楚世昭可谓是势在必得。
【开皇二十年八月,楚济民带着大周王朝西征的大军朝着花剌子模进发,他们最先抵达的战场是讹答剌城,这就是当初大周王朝的商队在丝绸之路附近经商时,所遇害的地方。】
【花剌子模对于大周王朝的宣战不以为然,尤其是花剌子模的君主摩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