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楚世昭的号召,他最终没有接受朝廷的旨意,在桓奕的多次进言劝说下,也知道楚世煦登基,必然是要分化节度使的权力,于是桓节在凉州宣布自立,不再接受朝廷的调遣。】
【他认为东宫的楚世煦是弑君登基,并不符合正统继承皇位的法理。】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十二日,已与楚世昭有婚约之实的晋阳李氏,看到了朝廷下达的命令以后,为了避免被朝廷株连,也清楚朝廷早晚会要对他们这些藩镇进行削藩的政策,于是在桓节的表率下,同样宣布自立,不再接受朝廷的调遣。】
【不久之后,范阳的马溯安同样起兵反抗朝廷的征调,此为‘三藩之乱’。】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十五日,段琦接受朝廷的征召,表示不接受桓节的调遣,于是率领着自家的将士和私军在姑臧起兵勤王,对抗桓节。】
【永晋二十九年十月,看到大周王朝陷入内乱之中的匈奴人悍然起兵,再次叩边袭扰周王朝。】
【永晋二十九年十月七日,楚世昭借助着桓节的支持,他亲领北府军的残部平定了在姑臧城起兵的段琦。】
【然而桓节作为凉州大族,他拥立楚世昭,又不完全支持楚世昭,他握有兵权,又不能完全将兵权交在楚世昭的手上。】
【楚世昭的很多主张,都不能得到重用,凉州依旧是桓节的一言堂,这让楚世昭无可奈何。】
【其中楚世昭请求桓节数次攻打长安,还于旧都,都没有得到桓节的支持。】
【桓节认为此时的他一旦有轻举妄动,攻打长安的举措,则凉州极有可能遭到侵袭,当务之急是保住凉州这块地方,发展地方,广纳粮草,才是正道。】
【攻打长安,实在是过于消耗自身的力量,不如等其他人率先动手。】
【永晋二十九年十一月,卢恩被马溯安杀死,卢毅出逃范阳,而马溯安在范阳肃清了一批不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以此凝固他的军队。】
【永晋二十九年十一月七日,马溯安和匈奴人签订了同盟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