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事商讨对策。
朱越率先打破沉默开口:“从负责监视李暮从到今日事发,前往横街号共有十二人,任务若真在其中完成,那必然是这十二人中的一位。”
正如李暮从所说,假亦真时真亦假!
可宋书堂出言打断朱越探讨说道:“我现在最想不通的问题则是,‘矛蚁’作为交通员被抓,‘金蝎’、‘沙蛛’,抓的抓死的死,电台更是被缴获。六足小组情报通讯系统可以说是完全瘫痪,李暮从又究竟是从何处得到任务,从而导致他舍命执行”
“任务下达时间在我们抓捕‘矛蚁’之前,因执行起来复杂困难所需时间较长,拖延至此。”朱越推测。
“如此确实可以解释李暮从如何知晓任务,可日军敌机空袭作何解释”宋书堂觉得朱越的说法仅能解释任务,却无法解释空袭。
李暮从何处得知空袭消息
“或许在我们还未盯上他之际,便得知此消息。”龙昊说道。
“可能性较小。”宋书堂摇头。
山城地形复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天气变化多端。
敌机想来轰炸需考虑气象情报。
气象情报时效性很短,从他们盯上李暮从到今日也有一个多星期,空袭命令不可能提前这么多天下达。
李暮从并非知晓大概,而是清清楚楚知道几月几号!
这必然是有准确消息送来。
沉渌水出言说道:“山城此季节多雾不利于空袭锁定目标,因此敌机定是掌握短期内气象天气,才敢于下达空袭指令,宋书堂所言有理。”
说白就是李暮从知晓空袭之事,乃是被情报科监视之后。
“一个情报小组,两条情报交通线”朱越皱眉。
这不符合常规。
且也与日谍情报组织习惯相悖。
“有没有可能‘虎蜂’能联系到其他日谍小组成员,借用他们的情报传递线路”龙昊说的若有所思。
此番大家一致否定。
情报工作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