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欧阳修等一干大宋名臣所看重,皆以其为良将,且多护持之。
而也正是如此多的重臣的维护和看重,却让些个悲剧在狄青身上发生。
军事生涯早期的狄青,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官场上可谓是一帆风顺,基本上没有遭受什么不公平的打压,这让狄青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自己也是可以与文臣平起平坐的。
然后想要敲打狄青一下的韩琦,便用焦用的人头,和那句著名的“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让狄青明白了谁才是大小王。
自此心气过高的狄青便心态失衡了,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贼配军一样可以荣登高位枢密使,类同宰相,一样可以是大宋的好男儿。
但是大宋的文臣们却一直想要驯服他,作他的牵绳人。
狄青一开始始终不明白自己对大宋忠心耿耿,为什么会遭受这般对待,直到最后文彦博用一句话说透了其中的关键“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乎但得军心,故有陈桥之变也。”
最终狄青背着“朝廷疑尔”的心结抑郁而终。
当然,在北宋的诸多名将当中,却也有几个特例,如王韶、种世衡其叔乃大儒种放、宗泽等,他们本身就是文臣出身,王韶和宗泽甚至本就是正经的科举进士出身,所以他们不需要去攀附某个朝中重臣作奥援。
或许有人会问,要是正经的武将不依附文官,下场会怎样
类如焦用这般被人当杀鸡儆猴的“鸡”的倒霉蛋就不说了,在整个两宋时代简直多如牛毛。
北宋初的老令公杨业就是第一个吃亏的,作为北汉降臣的杨业一开始不太能领会大宋的政治形态,然后就被监军王侁给拿捏坑死了。
而未来吃亏的名将还有岳武穆、余玠等人。
陈从善能够在江南这片战场上名声鹊起,绝不仅仅是他有能力,更在于他身后有曾氏为之张目。
而诏安镇南义军这般大事,陈从善最多也就只能当个传话人,真正能说话算数的还得是他身后的曾肇乃至曾布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