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何安加大对欧美两家分公司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资金和招募更多人才,以确保订单量的持续增长,并防止香港其他竞争对手夺走先机。
只要能稳定订单,久而久之,香港电扇生产的主导权将逐渐落入晨星手中。
电扇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可能性远不止于此。
同日,下午时分,何安步入了《天天日报》的报社总部。
这一天,也是《天天日报》改版后的第三天。
尽管报纸业务在媒体行业中份额尚小,但鉴于其在传媒布局中的重要性,何安仍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指导。
在报社的办公室里,韦建邦满脸兴奋地将统计数据表递给了何安,其他人则眼巴巴地盯着那份白纸,心中充满了期待。
何安仔细审阅着手中的数据,嘴角轻轻上扬。前两天的成果令人惊讶,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短短两天内,共发放了三十二万五千份报纸,而这还不包括正在进行中的第三天数据。
在这三十二万五千份中,一个数据格外引人注目:直接送达报摊老板手中的报纸数量接近二十四万份。
这意味着,这二十四万份报纸确切无误地送到了读者手中。
虽然这些报纸是以免费形式提供给报摊老板,但老板们实实在在地将它们卖出,实际销售效果与正常售卖并无二致。
尽管两天内能卖出二十四万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报摊书店老板的极力推广,但卖出的事实不容置疑。
剩余的八万五千份中,有四万份被送至香港四大交易所的客户手中,其余的四万五千份则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散发。
若能保持此水平,待正式发售之日,即便报摊老板的推广积极性有所下降,何安预计日销量也能稳定在八万份左右。
相较于《天天日报》旧版时期每日三千到五千份的销量,这几乎是二十倍的增长。
然而,考虑到前两天的非凡表现,何安深信《天天日报》绝不会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