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贾张氏和秦淮茹婆媳俩也从贾东旭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哎呦喂,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妈,你说啥呢?我师傅就是病了,只要坚持治疗,以后会逐步好转的。”
贾张氏和贾东旭母子俩的思维方式不在一条线上,说的也不是一件事儿。
“东旭啊,妈的意思是,如果易中海不是大师傅了(高级钳工),以后这大院里就不是他说了算。这种情况下,哪怕我们贾家夹着尾巴做人,恐怕我们贾家以前得罪过的那些人也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啊。”
一直以来,贾张氏都对外高调宣称道:“贾家是高门大户之家。”
这些年来,贾张氏在大院及其南锣鼓巷一带都得罪过不少人。
比如说,大院里几乎家家户户的老娘们,或是小媳妇都跟贾张氏吵过架。
这个过程中,无理之人是贾张氏,可是易中海协调下,最终占便宜之人还是贾张氏。
再比如说,贾张氏一直在打马大拿家房子的注意。
这事儿可谓是人尽皆知,只不过碍于易中海以前的威慑,众人敢怒不敢言。
55年户籍改革,紧跟着票据时代到来。
这之后,贾家只有贾东旭一人是城市户口,所以贾家也因此面临严重的粮食问题。
为了解决贾家的困难,易中海直接召开全院大会,并明里暗里要求家家户户每个月都拿出一定的粮票,最后平价转给贾家。
要知道,哪怕全家人都是城市户口,敞开肚子吃的话,再多的粮票也不够。
再者,哪怕家里能剩下一部分粮票,那谁人不是娘生爹养的?谁身边没有几个亲朋好友的?
所以说,易中海此举绝对是‘仗势欺人’。
可是现在,正如贾张氏担心的那样,随着易中海失势,大院里那些被压制与欺负的人绝对不会再想以前那样敢怒而不敢言。
“妈,东旭,那我们家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心思机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