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等愚昧,望陛下恕罪!”
群臣相视,而后参知政事王安石出列。
“陛下,修水利、筑道路,臣等明白其益,然于千里之外垦荒之举,臣等实感困惑。”
灾地荒田尚多,却远赴异地开垦,此决策仿若迷雾笼罩,令人费解。
“朕自有考量,依令行事便是。”
宋钦宗所提之地,在后世以盛产新谷闻名,曾被尊为地域珍宝。
此时,那能带来生机的作物于南方虽有试种,却仅为少数富贵人家的稀罕物。
官家令民垦荒,实则为来年沈括推广新种预做筹备。
士绅与宗室之地暂难取用,自主开垦或为良策。
待那高产作物丰收,运输便成关键,故修路之举刻不容缓。
若时光与银钱充裕,官家甚至欲造便捷之道,连通京都与诸府,如脉络贯穿国土。
“陛下圣明!此举可使百姓有事可为,心有所安,增田亩、兴水利、防灾祸、散流民,且能省资财,实乃一举多得之妙策!”
王安石盛赞,群臣虽有腹诽,亦随声附和。
不得不说,宋钦宗此以工代赈之法,确为救时良策。
大灾之下,颗粒无收,百姓若能劳作换食,得生机之望,出力又何妨?
“狄咏,修路、挖渠之事交由工部负责。水利工程当重便利与安全,若有决堤之患,朕必问罪!”
“蔡京,开荒事务归户部掌管。选址务必审慎,不可毁林,宜缓而求稳,务使新田即开即种。”
“二位爱卿切记,参与工赈之百姓,口粮不可克扣,腹饱方能力足。”
狄咏与蔡京闻言皱眉,若放开供粮,耗费倍增。
狄咏陈其困境,宋钦宗决然道:“粮事朕会处置,你等但行无妨。”
官家此语,令群臣皆惑。
宋钦宗岂会透露欲对富商开刀、抄粮赈灾之谋?
“好了,再论百姓信从之事。”
“陛下,臣有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