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珩的语气沉稳,目光坚定地说道:“我认为接下来的局势将会是苏美对抗,而这种博弈会持续但不会彻底决裂。”
“为了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主导,苏维埃必须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斯太林微微点了点头,露出了赞赏的神情。
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选的接班人果然有见识,远比那种只懂得征战、对政治毫无理解的朱可夫聪明得多。
“那现在局势如此,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为苏维埃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呢?”
斯太林咬住烟斗,眼神锁定在赫鲁晓夫与李文珩身上,显然是想听听他们的见解。
赫鲁晓夫急于抢占话语权,根本不给李文珩开口的机会,立马说道:“显而易见,继续加强和其他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在希腊,通过支持游击队的方式挑起变革!”
“我们还可以对东德进行更大的施压,迫使美利坚合众国退出欧洲,这样苏维埃的旗帜将在全球飘扬!”
赫鲁晓夫说完,眼神警觉地扫向李文珩,似乎在担心对方会提出相同的看法。
李文珩感受到赫鲁晓夫的敌意,却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冷淡地看了一眼:“阁下,欧洲方面我们已控制了东欧,但杜鲁门和丘吉尔死活不肯放手希腊,黑海舰队也被限制在黑海之内。”
“眼下,我们只能将注意力转向东方。”
“东方?”斯太林和赫鲁晓夫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呼,显然没能理解李文珩的意图。
赫鲁晓夫更是直接反问:“李文珩同志,你难道没搞错?世界的中心是欧洲,英美的关注点也始终放在欧洲,怎么可能去争夺东方?”
李文珩冷眼扫向赫鲁晓夫,气场瞬间逼人:“赫鲁晓夫,你是在质疑苏维埃元帅的判断吗?”
话音未落,赫鲁晓夫立刻感到一股沉甸甸的压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不自觉地转向斯太林,仿佛在寻求支持。
斯太林看了看两人,缓缓开口:“李文珩,继续说下去,东方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