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杂着一丝难以置信。
他的眉头微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难道李文珩从外国进口过来的?还是说……”他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陷入了沉思。
贝利亚微微一笑,神情中带着一丝得意。“阁下,这辆车确实是远东的产品,并非进口。”
“李文珩同志已成功将欧洲的技术与我们自身的工业优势相结合,打造出这一全新的工业奇迹。”
贝利亚的话语充满信心,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斯大林的心头。
斯大林沉默片刻,似在消化这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随后,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罕见的笑意。“看来,我们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预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斯大林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凌厉起来。
他手中的烟斗轻轻敲打着桌面,每一下都仿佛敲在赫鲁晓夫的心坎上,办公室里顿时充满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赫鲁晓夫。”
斯大林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不容置疑,“你说的这些情况,我已经有所耳闻。”
“不过,远东是个特殊的地方,那里的情况不能简单地用莫斯科的标准来衡量。”
赫鲁晓夫愣了一下,随即又补充道:“阁下,远东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如果放任李文珩继续下去,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尤其是他解散集体农场,允许个体经营,这可是违背我们一贯政策的!”
斯大林微微眯起眼睛,语气变得冷峻:“赫鲁晓夫同志,你是否忘了,当年我们在南部高加索地区推行农业合作化时,同样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如果没有灵活的政策和方法,今天的苏联可能早已分崩离析。”
赫鲁晓夫听到这番话,心里不禁一沉,但他依然不甘心,继续说道:“可是,阁下,这种自由主义倾向如果扩散开来,势必会动摇党的根基!”
“我们必须果断行动,否则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