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会议室里,投影仪的光束穿过空气中细小的灰尘。中村明日香站在讲台前,她的声音清晰而自信:通过分析APTX4869的分子结构,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特性。
灰原坐在角落里,目光锐利。这种高危药物的名字,不该这么轻易出现在新人口中。
传统解毒方案都在试图中和毒性,中村调出一张复杂的分子结构图,但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关键位点,就可以触发整个分子结构的自我崩解。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就连灰原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思路确实独特。如果可行,将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理论很完美,一位资深研究员提问,但实验验证呢?这种分子自我崩解的过程,如何控制其副作用?
中村略显尴尬:这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创新很好,灰原开口,但科学研究最忌好高骛远。建议你先从最基础的实验开始,一步一步验证。
高桥龙一的报告则是另一种风格。他展示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高桥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紧张,这个模型可以提前预警99.9%的实验风险。
太完美的东西,灰原在笔记本上写下,往往意味着问题。她注意到高桥展示数据时,时不时偷瞄自己的反应。
最后是铃木実的报告。和前两位相比,他的内容显得朴实无华。
这是我整理的实验室标准操作流程,铃木调出一份详细的文档,主要优化了样品处理和数据记录环节。虽然都是些小改进,但可以大大减少实验误差。
台下的技术人员频频点头。这些建议虽然不够惊艳,却都是实实在在的改进。
报告会结束后,灰原宣布了一个决定:从下周开始,你们三个将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负责新药研发项目的初期工作。
三人明显愣住了。中村看着高桥,高桥瞄着铃木,铃木则低头整理文件。这个组合,似乎让每个人都不太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