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完了,赵以孚怀着轻松的心情又去周老师那上课了。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进门就被周肃吐槽了一顿。
“你那杂文写的是什么玩意儿?”
“若非杂文拖了后腿,姓顾的那老货就算想要压你也没理由压下来。”
赵以孚惊讶地问:“先生已经看到我的试卷了?”
周肃淡淡地说:“你写那篇策论时,老夫就在后头看着。”
赵以孚无语,还给不给人空间了?
周肃是阳神强者,这种强者想要偷窥不被发现,就算赵以孚如今的修为也是真没什么奈何。
不过赵以孚很快意识到了什么道:“可是那位顾大人是什么来头,为何要压我的文章?”
周肃道:“顾恢,是南湖学政,因为读了范进的文章深为认可,故而准备作为范进仕途的引路人。”
赵以孚笑道:“那对于子长兄倒是件好事,他的才华其实一直都是被耽搁了的。”
周肃道:“你就没觉得不公?”
赵以孚道:“虚名而已,何须在意。”
周肃道:“很好,你们这两篇文章其实都已经被选入了太学做范文。”
每次科举,从府试开始到各州府学政都会推选一至二篇治下优秀文章到太学。
这也算是学子通过科举扬名的一种方式了。
同时这也算是向士人展现科举公平的一种举措,至少如此公开展示考试所做策论,也能让人知道其名副其实。
赵以孚听了则是惋惜道:“早知道我就在策论上盖章了。”
周肃没好气地说:“那你就是作弊了!”
“更何况这些考试文章都是要另外誊抄的,你盖了章也没用。”
赵以孚就觉得很可惜。
不过随后,周肃顿了顿又提醒他道:“你既然选择这般‘就事论事’的解题思路,那么接下来将这个路子坚持下去就好。”
赵以孚听了连连点头,道:“多谢恩师提醒,学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