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和魏延齐聚上前,目光落在了萧和手指那一名字上。
“傅士仁?”
魏延眼中重添疑色,说道:
“据延所知,此人乃幽州人氏,与主公是同乡,是追随主公多年的老人。”
“伯温军师如何断定,这傅士仁竟会背叛主公,暗通孙权?”
刘琦也微微点头,对萧和的这一判断,心中存有质疑。
萧和当然有他的道理了。
夏口守军有两部分组成,一部为刘琦的江夏兵,一部则为魏延统领的襄阳兵。
去岁孙权打着为父报仇名义,曾攻破过夏口,不但斩杀了黄祖,还屠城泄愤。
江夏兵是人人与江东有仇,江东的内应,大概率不会出自于刘琦麾下江夏兵。
那就只有魏延所统的襄阳兵了。
若正常情况下,说实话,萧和还真没办法单凭一部名录,就甄别出谁是内奸。
可名录之中,偏偏有傅士仁这个名字。
这个人,可是有黑历史的啊。
当年美髯公北伐襄樊之时,吕蒙一招白衣渡河,拔除了下游烽火台,水军奔袭江陵,首先要过的就是江陵下游重镇公安城。
当时就是这个傅士仁负责守公安。
结果吕蒙兵临城下,只派使者入城打了个召唤,傅士仁便开城投降。
不光降了,还跟着吕蒙去江陵,一并劝降了糜芳。
以吕蒙的智计,要说事先没有笼络策反了傅士仁,鬼都不会相信。
傅士仁有这样的前科,现下又出现在夏口守军当中,怎么可能不被萧和一眼盯上。
“我自有我的手段,文长就不必多问了。”
萧和自然无法解释,便只好用故弄玄虚搪塞过去。
“公玮公子,请你以共商军务为名义,将包括傅士仁在内的将校,即刻召集于府衙议事。”
“文长,你速速加强戒备,以防这期间江东的偷袭之兵杀到,
误了大事。”
“待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