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去后的第二日,李云山正带着战士们在训练场上练习新装备的使用技巧。
突然,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地跑来,脸上满是激动与兴奋。
“连长!连长!出大事了!咱们上次战斗的消息传开了!”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说道。
李云山停下手中的动作,眉头微皱:“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不是坏事,是好事。咱们凭借一个连的兵力,杀敌两倍于己的事,被传得沸沸扬扬,现在全国都知道了!《申报》还专门报道了咱们的事迹!”传令兵大声说道,眼中满是自豪。
消息一经传开,整个营地都沸腾了。
战士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庆祝。
而这股热潮很快就蔓延到了全国,各方军阀大佬、重要高层纷纷对李云山的英勇善战表示赞赏。
有的发电报称赞,有的派人送来慰问品,一时间,李云山和他的部队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1933年的中国,山河破碎,战火纷飞,长城抗战的烽火仍在燃烧。
当李云山率部以一个连的兵力,消灭御军两个中队,重创日军的消息传来,宛如今冬最凛冽的北风中燃起的一团烈火,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国人头顶的阴霾。
北平城内,张小六握着加急电报,手指微微发颤。
他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喃喃自语:“好啊!好啊!”
随即叫来副官,“马上拟电,就说‘李云山部以寡敌众,力挫日寇,实乃我东北军之楷模,望全军将士以此为勉,誓复国土’。”
作为东北军统帅,他深知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突破,更是对全国抗日士气的巨大鼓舞。
在晋西北,阎锡汕反复摩挲着电报,镜片后的目光透着难得的振奋。
他立刻吩咐手下:“准备一批晋造步枪和弹药,以晋地父老的名义送往李云山部。再拟一封贺信,就说‘李云山将军忠勇无双,以弱胜强,足见华夏儿郎血性,此乃民族之幸’。”
对这位在乱世中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