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静。见自家媳妇儿笑吟吟地看过来,面上这才不觉带出少许笑意:
“阿景如今已经是翰林,最是清贵不过,有我这做商户的爹已经给咱们儿子拖后腿,要是在抛头露面给人谈生意,岂不叫阿景面上更不好看。”
甚至一个不好,还会影响仕途。
正因为作为商人,林修远才更明白时人对商户人家的轻鄙,尤其是那些读书人。
何况他也不是做亏本买卖的人,这些生意是要交给两个庶弟甚至族人不错,但也不可能是无偿,最多算是买卖。
更甚者,这些人只是管着而已,真正的地契房契,甚至所有权还在他自己手上。
这些人每年还要给自家送上一大半分成。
有了这些,加上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儿,相信即便在京城,也已经足够保证自家夫人儿子日后生活质量,包括日常那些小爱好。
至于两个弟弟会不会捣鬼,这点儿林修远更不会担忧了。
不说他这些年生意不是白做的,官商之间,永远是官字在前。只要两个弟弟不傻,就不可能平白作假得罪人,失了京里的靠山。
甚至为了拉拔关系,送的东西只会多不会少。
就像之前,自家不还每年给堂伯那里送上一大笔银钱吗?
可以说今天这一出看似突然起意,但实际上早在阿景进京赶考,甚至取中解元后,林修远就已经方方面面想的清清楚楚。
尤其自家夫人,儿子自己知道,那些小爱好都是惯会烧钱的,林修远更要筹划得当。
话虽如此,等一家人彻底收拾好,跟一众亲人告别踏上前去京城的船只后,已经是大半月后。
京中有林家堂伯的帮衬,房子早早已经买好,是一座两进的小院儿。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虽不算大,一家五口住着却也还算宽敞。
知晓自家夫人(娘亲)的爱好,小院布置颇为清雅,庭院还种着几棵栀子树。
因着这所院子本就是一位致仕老翰林居所,周遭也都是官宦人家,偶尔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