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谁都想不到,在外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郭勋,会对赵氏如此宠爱。
但这些新来的仆婢根本不知,并非因为赵氏美貌,更不是那并不光耀的家世,而是因为这位侯夫人,实实在在立了功。
三年前的李福达一案,郭勋极为凶险。
当时是山西巡按御史马录,检举李福达冒名一案,郭勋根本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写了一封信给马录,让他不要什么都查,得饶人处且饶人。
结果马录与山西巡抚江潮一起联名,上奏此案事实经过,并弹劾郭勋包庇叛逆,违犯国法。
信件直接成为铁证,都察院在复核案件时,也同意马录的意见,上奏郭勋有阿附叛逆之罪。
很快案情发酵,给事中王科、郑一鹏,御史程启充,南京御史姚鸣凤,评事杜鸾,刑部郎中刘仕,主事唐枢等二十余名官员,接连上奏弹劾,认为郭勋是李福达后台,要一并处罚。
郭勋当时真的慌得一匹。
多行不法的勋贵,本就是群臣的眼中钉肉中刺,再加上大礼议事件的站队,他更是深受痛恨。
张璁、桂萼、张献夫、霍韬身上没有多少黑点,都被士林各种非议,更何况他的恶事干得太多了,现在更是和白莲教徒扯到了一起,群臣岂能不抓住机会,群起而攻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妻子赵氏给他出了个主意。
不要分辩张寅到底是不是李福达,也不要辩解自己是不是对方的靠山,只盯着一点上书——
他郭勋是因为赞同为皇帝的亲生父母上尊号,而触犯了群臣,遭到了针对。
果不其然,这本奏疏一上去,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天子态度马上改变,坚定地站到了他一边,局势也明朗起来。
最为关键的时刻,甚至让张璁、桂萼、张献夫三人入主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专门审理此案。
盟友全成了审判者,这案子还能输?
张寅是不是李福达已经不重要了,不是就是不是,是也不是。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