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1日,香江恒安阁,梅燕芳宅。
“细佬,昨日系你嘅生日喔,有咩愿望可以补上?”
路宽在露台上画着分镜头,初秋的香江海风仍旧温和舒润。
他愣了几秒,几乎都忘掉了还有生日这一说。
“只想好好休息,跑了三个星期的路演,太累了。”
内地路演结束,下面就是配合安乐影业的香江、湾省、必要的话还有韩日之行。
王敏惠笑道:“不行喔,一年就一次嘛,生日还是要做嘅!”
她和梅燕芳对视一眼,变戏法似地从手包里掏出两个红包。
“诺,我和梅姐的红包,知你不喜麻烦,包个红包讨个彩。”
路老板大喜,还有什么比红包更实惠的。
“好啊!两位姐姐的礼物正合心意啊!”
王敏惠和梅燕芳都知道他是玩笑话,逗大家开心来的。
路老板现在可不缺钱,她们俩是知根知底的。
《爆裂鼓手》成本600万,北美版权就卖了280万美元。
内地上映十天,累计票房2100万余,主要是赶在了长假的前几日。
昨天香江的首日票房尚未出炉。
但这个数字还重要吗?
问界文化和保丽伯纳几乎是每天一篇博文和庆功软文,一边宣告电影票房的长虹,一边继续自我炒作哄抬热度。
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一文不名、还是靠着梅燕芳酬谢救命之恩的三百万才能启动第一部电影的新人。
对于这个数字路宽当然是成竹在胸的。
前世《暖春》200万的投资,无名导无明星的情况下,通过一二线城市全覆盖的路演都能豪取2000万票房。
何况是金狮奖、明星、炒作噱头、国内第一民营发行公司、博客网宣传等等BUFF拉满的《鼓手》?
“哇,两位好孤寒喔,敏惠姐3800,梅姐9600,会不会太少了点啊?”
梅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