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停,名胡桃城归真田家,沼田城归北条家。但北条家的猪俣邦宪私自夺取名胡桃城,造成丰臣家以此为口实,于次年召集诸大名展开小田原征伐,攻灭北条家。之后真田家对丰臣家大致忠诚,并于15921597年配合秀吉出兵朝鲜。真田昌幸不断的改变姿态,转换立场,以致获得丰臣秀吉所称“表里比兴之人”的描述。这种作为虽不无有损真田昌幸绝世谋将的成分,但也说明了当时弱小大名必须不断努力求生存的残酷景况。真田幸隆第三子,绝代的谋将,因善于在各势力之间周旋而被丰臣秀吉称作”表里不一之人”。7岁时因为向武田家表示忠诚而被父亲从上田秋和乡的领地送至甲府,得到武田信玄的喜爱并选为信玄近习六人的其中一人。后世大多认为这对于他日后的战略、战术等各方面才能的养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永禄4年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时首次上阵,当时15岁的昌幸与同样初阵的土屋昌次在武田与上杉的激战中负责防守本阵。武田胜赖时代率众攻入西上野,占领了沼田城,将利根、吾妻ニ郡纳入了武田的势力范围。然而与昌幸的活跃成对映的是,主家武田氏却正一天一天地衰退下去。天正十年(1582),织田、德川、北条联合进攻武田家时,昌幸曾邀请武田胜赖来此避难,但胜赖改道小山田信茂的岩殿山城,不想信茂又突然变卦,不许胜赖进城,走投无路的胜赖于天目山自尽,武田家灭亡。失去了主家的昌幸在织田、北条、上杉、徳川与丰臣各势力之间游离不停,凭借罕见的政治智慧保全了真田家。天正十三年(1585),改为依附上杉家后,招致德川的进攻。在上田城,昌幸以寡兵击败了德川家鸟居元忠所率的数倍于己的敌军(神川合战)。战后正式从属于丰臣秀吉,其才能被秀吉评价为“表里不一之人”。同年,受秀吉之命,再次从属德川家。以后参加了九州讨伐与小田原之战。庆长五年(1600),秀吉死后,参加了家康对上杉的会津合战。不久石田三成等举兵对抗家康,并给昌幸送了密信。昌幸父子在下野的犬伏密谈后,昌幸与二子幸村加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