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不同,冯玉祥出身于北洋,在内战结束后和大批北洋降将一样进入国民军服役,和当时的曹锟、徐树铮等人形成了所谓的北洋派系,不过后来这些北洋派系的大佬多被打压,曹锟等人被陆续晋升为上将后就是转入了预备役,建国没有五六年基本上就是看见所谓的北洋派系了,但是大量出身北洋的中层军官依旧大批量存在着,比如吴佩孚、冯玉祥就是其中的代表了,吴佩孚二十年代就被晋升为中将,三十年代中期后退役,退役之前被晋升为上将,最终以上将军衔退役,冯玉祥前期的发迹虽然没有那么快,但是他的军事生命更加长久,而且自从在参谋部熬了多年后就一直是在重要野战部队服役,最后积功坐上了第四装甲军的位置。
除了这两个军长外,还有若干军参谋,各师师长,能够被外人所熟知的有第四装甲军的参谋长蒋同辉少将、第六师的司长傅作义少将等,当然了这里头有个人谁都无法忽视的,那就是第二师师长陈华俊少将了。
身为陈敬云的次子,陈华俊在军中的名声比他的大哥陈华天要更为人所熟识,毕竟陈华天一直都是待在南京工作,而陈华俊却是常年待在野战部队。
不过在战争期间,陈华俊也是时刻注意着避免自己的身份给其他人造成太多的困扰,毕竟中[***]官团里头,大家族子弟实在太多,国内的那些顶级家族里几乎家家都有嫡系子弟参军的,如果陈敬云的这几个儿子给带坏了头,那么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在场的都是将军了,中将两个,一群的少将,而这些人就是这支临时装甲兵团的主要将领了,曹阳清要率领他们去奔袭数以百公里的路程,然后攻克新西伯利亚,然后对巴尔瑙尔地区内的俄军形成全面围攻。
为了更好的指挥这支装甲机群,国家军事委员会正式下令成立第一装甲兵团,辖第二装甲军、第四装甲军、第五十七师、第五十八师,第三机械炮兵旅,第五机械工兵旅,以及第十三运输团、第十四运输团、第二十九运输团,第一装甲机群嫡属于第五集团军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