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从范蠡处听说越女为剑术大家,当世剑术没有能够超过她的,于是便聘请越女教授越军剑术。越女在北上途中遇到一位老翁,自称“袁公”,想要见识越女的剑术如何。越女请袁公亲自出手一试,于是袁公用手轻松折断竹子扔给越女,越女则将竹枝捞在手中。两人之间过了几招,最终以袁公飞跃上树化为白猿离去为结局。
张如晦不仅看过《吴越春秋》,他还看过其他书籍笔记。其中就有提到古周之时便有一支刺客,素来以白猿自比,甚至传人世代都更名为白猿。那个时候百家争鸣,各家均有以子为名的典籍,这个刺客门派也有一部经典,叫做《灵动子》,别名就叫《弑君经》。他们认为社稷更替乃是天道轮回,若君王无道,便可金殿之上一剑而起,不顾生死,血溅五步。
这便是上古刺客的精神,所以太史公才在史记当中记载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人的刺客之举,并且称赞他们的侠义之道。结合多方笔记判断,当初和越女比剑的那位袁公便是“猿公”,应当也是这一派的传人,甚至是开山祖师也说不定。
整整一支门派几千年专心研究刺杀之道,那该是多么可怕的积累?说这一派是华夏九州之内最负盛名的刺客门派绝对不为过。李家道虽然也以造反刺杀起家,可是比之袁公一脉只怕还差了些许。
那么这一派的传人找上正在被通缉的张如晦又是为了什么?张如晦才不信他坐到这里真就是为了吃饭拼个座!
果然一试之下,这位灵动子柳白猿是有备而来。张如晦看过的那本笔记里面,倒是也有大量对于袁公一脉的分析,甚至根据验尸的结果、自己对于剑术的了解,拼凑出了一些袁公一脉的手段。今日一见,看来所言非虚。
酒楼内的人们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到三人又是飞檐走壁又是剑来剑往,这才知道不好。方才还指点江山甚至为两军之中谁跟谁动起手来更强一些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人立刻就都成了哭爹喊娘的小屁孩,茶点也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