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还在位,也是如此暗潮汹涌。
两人正陷入沉默,吴甡快步走来,低声道:“殿下,陛下出来了。”
朱慈烺这才检查了一下身上的皇太子常服,活动了一下面部肌肉,迎了过去。
崇祯带着定王、永王从内宫出来,见了朱慈烺,一言不发,径直往前走去。朱慈烺知道这位皇父对他心存芥蒂,只得跟在身后,位列二王之上。崇祯仿佛能够感受到一股压力从身后传来,心中却是后悔:是否是因为带着儿子们出席朝议,才让长子竟然如此早慧。
莱州府的大堂上,原本的衙役被随圣驾逃亡至此的大臣们替代,分列两班。随着王承恩的一声高呼,众文臣拜倒在地,恭迎皇帝圣驾。崇祯坐定中间御座,环视一周,见到了姜曰广。
朱慈烺也打量这个老者,不过更多的精神却是在如何开发利用这些随驾大臣身上。这些读过书的人,领悟力多少要比文盲高一些,何况都是两榜进士,混迹官场那么多年。有时候他真希望手里有足够的证据,将他们一个个发配到村、里小学教书。
不过就算他真这么做了,皇帝也不会同意。在皇帝眼里,这些臣子是他最后的班底,也都是忠心耿耿的命世之才,怎能够轻易放出
“还请陛下早曰回朝归位,以定人心。”姜曰广上前进言道。
崇祯帝容光焕发,立刻问道:“南都众臣,已经在筹备迎驾了是走陆路还是水路”
朱慈烺心中冷笑:以南京那些空谈之辈,还指望他们组织大军勤王迎驾能不急急忙忙投降就不错了。
果不其然,姜曰广面容凝固,道:“若是陛下南幸,只要一封诏书,南京诸臣自然着力迎驾之事。”
崇祯脸色一黯,道:“如此说来,并没有兵马迎驾。”
姜曰广急忙道:“陛下,左镇拥兵二十万,凤督麾下复有二十万兵!若是陛下南幸,岂会没有兵马”
崇祯望向朱慈烺。虽然他不愿意相信自己儿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得不信一个事实:如果皇太子不点头,圣驾是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