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穷。
他们这一哭穷,皇太子殿下也就不客气了,大笔一挥,定下规矩:盐厂只收纸币。
既然要哭穷,那就让你们真穷!
除非将大量白银存入银行,否则上哪里能搞到纸币而且现在的情况是纸币紧缺,就算你要存,银行还不收呢!
“黄堂总得想想办法,总不能看着百姓没有盐吃吧”盐商们汇聚在郑元勋家的影园。每个人脸上都是惊惶焦躁的模样。
郑元勋是崇祯十七年的进士,两淮盐商之首,为了照顾母亲而建造的影园也让他留名后世。不过此刻,他虽有官身却无官职,虽然为众盐商推举却没有实权。是个最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我也曾与府尊说过,府尊只是说无可奈何,我等又能奈之何”郑元勋叹道:“现在我家也是守在盐厂大门外,零零散散收些盐皮罢了。”
“皇太子不通经济民生,这样搞下去势必要出大事的!”有人狠狠道。
郑元勋看了那人一眼,道:“此事还是急不得,且等一等。国初时候发行宝钞也是一样值钱。用不了多久。宝钞泛滥,自然价格就贱下来了,我看倒不用太过着急拿银子去换。”
众人听了,纷纷道说:“终究是进士老爷有见识,如今钞厂日夜赶造纸币,票面越来越大。多半以后要成废纸一张。”
郑元勋安慰了众人,正打算扯些闲篇,突然看到花厅外人影晃动,却是自己的儿子郑翰学在外面打探。他道了声得罪,快步走了出去。郑翰学见父亲出来。连忙上前就要说话,却被郑元勋拉住,一路走到后面书房方才放手。
“大人,南京那边已经有了消息。”郑翰学抑制不住脸上的兴奋。
虽然南直隶已经分成了安徽、江苏两省,应天府也改了江宁府,但人们习惯上还是称江宁为南京。
郑元勋悠悠道:“多大的事体,这般没有城府!”见儿子面露愧色,他才又道:“江宁那边怎么个说法”
“这回走到了江南镇守太监王之心的门路。他愿意出面为我家存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