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不输给莫扎特。
“好的。”杨景行只能遵照民意:“贝多芬。”
柯蒂斯的学生真是好虔诚,好些贝多芬的支持者都喜出外望了,还有人击掌庆祝或者紧握双拳几欲呐喊,都是些西方资本主义的放浪搞头。
杨景行继续:“我们该说哪一首作品?”
贝多芬的支持者顿时内讧了,各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其他作曲家的粉丝还敏锐地抓住机会纷纷站队促进分裂。关键时刻,有一排学生及时团结起来了,他们像是经常看球赛一般冲充满力量的节奏感一起喊起来:“Appassionata!Appassionata!”而且很快带领起身边人。
《热情奏鸣曲》,被研究被推崇的程度比《月光奏鸣曲》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是贝多芬的中晚期作品要比前期作品更成熟更深奥,就算只论硬性演奏难度“热情”也要大大高于“月光”,所以《热情奏鸣曲》被公认为钢琴艺术史上的高峰。
“热情”的呼声迅速稳定甚至统一了局面,让敌人的阴谋诡计不能得逞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柯蒂斯人脸上洋溢着得意骄傲甚至是胜利的喜悦和荣光。
讲座人简直有点无助:“热情奏鸣曲,我能多说些什么呢?”
听众们顿时板起脸来,不可能有人帮忙的。
杨景行走到琴边,可这次他都没坐下,很不尊重地站着把作品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先弹了两个小节,然后大放厥词:“听起来很平常,甚至乏味,每个人都可以弹出这样的动机和主题,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个和声……这个级进……这个装饰音……都是对动机的延续,但是显得如此小心,不够彻底也不够明确。”
听众们纷纷点头,这个他们都知道,至少也听得懂。
“在贝多芬之前谁这么干过?”讲座人像是不再需要意见和互动甚至不再信任听众了,自己抓紧回答:“我想起巴赫和海顿……”
讲座人又顺势弹起巴赫和海顿,听众们都没机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