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得到了新闻联播的表扬,记者来的时候全县都喜庆呢。后来那位女校长还上过好些电视台电视节目,的确也是实至名归,九十年代在九纯就挺有口碑,先是县里表彰后是省里嘉奖……不过据说后来调到县教育局了反而不太适应工作。
教育学人士是强烈支持作曲家保持低调的,现在这个社会呀聚光灯太多晃得人头晕眼花,作曲家要走进去很容易但是想出来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说起来,作曲家对现在文化娱乐事业有什么看法呢?是否忧心遍地的低俗现象?
还是没躲过采访呀,杨景行慎重对待:“我觉得现在还是发展初期,也可以说是混乱期,这是必然阶段,其实不用太担心。”
教育学人士充满思考的样子继续问:“那你认为这个阶段会持续多久?”
杨景行当然说好听的:“应该不会太久,以国家民族的文化底蕴,还有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知识的尊崇,我觉得等我们的零零后长大了社会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就会迈入新阶段,一零后长大了应该就是全新的局面。”
教育学人士点头:“马克思说过一切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
杨景行呵:“音乐还谈不上什么社会问题,不过我发现有些数据对得上,有个指标叫每一百户人家的钢琴数量,我们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跟GDP增长有点挂钩。”
据统计中国的百户家庭钢琴拥有数为二点几,比十年前翻一番不止了,虽然比GDP增长慢得多但杨景行认为是因为还没到达一定的基数。比如浦海,一百个家庭现在已经有七八台钢琴,感觉就已经快要形成风气,年增长率也比其他地区更高。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有百分之三十的家庭有钢琴,少数国家能到达半数以上,日本也有二十几,那也是人家的底蕴。
杨景行还开父亲的玩笑:“主要是拥有钢琴有个很大的前提条件是要先有房子,现在房子太贵了。”
教育学人士懂得多,房子贵也不能全怪开发商……文化人聊天真好听,让长辈教育在场的零零后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