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并不多。
那么,在预印本网站e-Print arXiv上,关注这个领域研究动态的人,自然也就不会有多少。
所以,陈舟在上传论文的时候,就在想着,自己的这篇论文,大概不会被多少人关注到。
要想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大概还需要等到《数学年刊》最新一版的刊登。
但是,陈舟没有想过的是。
关注这个研究领域的人,确实不多。
可关注他的人,却一点也不少。
当他上传论文的动态,以简讯的形式,通知到每一位关注他的人时。
他这篇论文的关注度,便一下子,高涨了起来。
甚至于,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极小模型纲领这个领域的关注度,都居高不下。
在预印本网站e-Print arXiv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大批关于极小模型纲领,进一步研究的论文出现。
引用陶哲轩的话来说,就是陈舟以一己之力,将全世界数学家的目光,又重新拉回了这个被遗忘的领域。
当然,此时专心于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研究的陈舟,还不知道e-Print arXiv网站上,所发生的事情。
在极小模型纲领被解决后,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研究,也成了他在搜索文献,下载文献之间,唯一的调剂。
说来有趣的是,现在的陈舟,看着这些并不陌生的内容,甚至产生了一丝欣喜的感觉。
只能说,大批量的文献的筛选和下载,着实令陈舟感到枯燥和乏味。
但是,想要找到他那强烈感觉的答案,这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也是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客观情况。
陈舟相比于其他学者,幸运的是,他从最初进行学术研究时,就能够获得一定的反馈。
而不像大多数的学者,就仿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谁也不知道,前方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