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正因此,陈舟在庆幸的同时,努力改变着自己。
“理论上来说,在没有跳出标准模型之前,中微子属于费米子,3中味道的中微子,也分别于三代带电轻子,构成同位旋双重态……”
“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也表明,参与弱作用的中微子是左手旋的,没有右手旋的中微子……”
“从杨老先生等人提出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以及描述弱相互作用的Weinberg-Salam模型来看,都显示只存在左旋中微子和右旋反中微子……”
“而这种中微子内禀自旋,决定了其质量为零……”
“这也与标准模型相对应,如果没有右旋中微子,则标准模型相互作用拉氏量的质量项中,中微子的质量项为零……”
“这也就意味着,中微子在标准模型中,是严格无质量的……”
陈舟试着从标准模型的角度,再一次思考中微子的质量问题。
一项课题的多角度思考,也是陈舟喜欢使用的研究方法。
因为,只有将问题原原本本的逻辑,给弄清楚,才能发现课题里真正存在的问题,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陈舟这时也发现,标准模型对于中微子的限制,有点太死板了。
因为标准模型从理论上预言3代夸克间存在混合,或称振荡,其混合矩阵是幺正的。
但,轻子数守恒保证了3代中微子之间,不发生混合。
也就是,不发生中微子振荡。
因此,实验上任何发现中微子有质量,或可以发生振荡的证据,都将表明,存在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而现在的现实却是,中微子振荡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那个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大概率也是存在的。
想到这的陈舟,轻声笑了笑。
他想起来一位物理学家说过的话。
标准模型不过就是缝缝补补的物理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