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家族的子女被送入宫中,少年被阉入内宫,少女为宫女的也不少(郑和就是这么进宫的)。
边关塘报被收集了起来,北地各都司卫所都要求奏报军情,五军督卫府的武将都已经摩拳擦掌了。
沐晟和张辅也差人去问了话,确保南边不会有大的军情,侯显刚从西边回来,不多时会有活佛来朝,侯显还带来另外一个消息,瓦拉内部不和,脱欢无力南下。
想到这里,朱棣有一丝宽慰,无力南下还不是当年他打了出来的。
明兵部尚书方宾,洪武时以太学生入兵部,建文时曾坐罪戍广东,燕王入南京时,迎附后进兵部侍郎。方宾此人也算是个能臣,在收交趾时与张辅配合的不错。
此人在兵部多年,处事果决,机敏,更重要的是,他很会揣摩上意。从他历三朝而被重用也能看的出来。
被召来问话时,并不清楚皇上要问他什么,进宫时还特意问了来传话的内监,小黄门没给任何暗示,方宾心里略有不安。
(没用太监一词,明时太监少监为内府诸监的官名,不是随便哪个阉竖都能叫太监的)
北边阿鲁台有小队人入寇,此事皇上也问过一句,方宾认为不足为患,已与礼部通了气,准备遣使过去责问。
安南已经囤田令下了之后,有英国公张辅在,不会出什么乱子。黎利已经被驱,缉拿也是指日可待。
朱棣对自己的兵部尚书还是很满意的。
他是性急这人,赐座之后便问:“鞑靼人犯边一事,卿有何见解。”
方宾想都没想,回道:“对,北虏入秋多有犯边,不足道。”这是小事情。
朱棣不大高兴,按方宾贯常的表现,应该知道皇上这话的用意。又问:“军报阿鲁台使部下胡骑犯兴和所。”
方宾没有想到皇上还会接着问,对于北元余逆方宾作为兵部尚书还是了解的,当即回道:“入兴和而已,阿鲁台贼性未改,每入朝往来皆有掠略,即使是在关内亦是如此。”方宾说的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