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没想到方宾没把此事当回事,更重要的事,方宾没有体会出朱棣问话的用意。
当即又问道:“若是兴大军,前去征讨,可否?”
方宾答的更快:“粮草不济,不足以战。”
“如何不济,前次北征,边关均囤有粮草,关边也有据所储以军备。”
“两征之后,粮草已用尽,经年的天灾,边关粮草勉强供应,戍边用粮尚足,北征难支。关外所建卫所早已荒废。”方宾说的是实话。
朱棣面色阴沉,方宾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皇上要的不是这些实话,要的是他对北征的支持,很明显皇上在诱导着话题,可这话一步步说到这里,他也不可能回头了。
粮饷全仗户部支应,第二个被问话的户部尚书夏原吉。
夏原吉此人早年得朱元璋赏识,后也被建文帝重用,此人颇具才干,靖难后还是得到了朱棣的信任,以前京城在南京时,朱棣北巡,都是是带着夏原吉,行在礼部,兵部和都察院诸多事务,都是由他主管。当年朱棣北征时,夏原吉辅佐防孙留守北京,总管行在九卿事务。
今年在三大殿火灾一事中,夏原吉也有上佳表现,朱棣让群臣与言官辩论,诸部大臣都说言官不是,只有夏原吉上奏。既然皇上让言官放言说事,怎么又能因为言官司的言论而问罪呢。朱棣虽不高兴言官乱说,但听了夏原吉这话,也以为然,只处罚萧主事一人,不再迁怒。
其后六部言官本来的职责就是监督各部官员,官员们向来不喜言官,夏原吉为言官说话,又让同僚们不解,夏原言又直言,言官言语有失也是职责所在,要是真大家把言官得罪了,那损失更大。
有才干也要能表现更要能经事能上下沟通,夏原言这位朝庭中公认的大臣功力深厚,深得敬重。
夏原吉对皇上的回答是,前两次出师没有建功,多年积蓄的军马粮草都被消耗光了,这几年灾情不断,举国上下内外都很疲惫,而且皇上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还要好好的调理,北征真要打也不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