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无己”的越来越熟练,体内吸引外界真力的力场也越来越大。任天发现,就这特征来说,似乎“它”并不是仅仅是增强体内真力的修炼方式,似乎那力场还可以对外发生作用。
“化功*?”想到这里,任天双眼骨碌一转,显得有丝兴奋。作为万年前的武侠迷,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化功*”和“北冥神功”再熟悉不过了。虽然在仙道门派内并没有听说过此等功法,但“至人无己”的确具有这些特质。
“所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虽然金庸没有明说这北冥神功和《庄子》一书有多大关系,但北冥浩瀚,尽归我用,却和至人无己并无相悖!”
想到这里,任天再次确定了“至人无己”的博大精深,不仅可以迅速吸收天地灵气,更能面向对手化功以吸收,融合为己用。
而对于“神人无功”,任天发现“它”的最高威力,并不是与人对抗,而是神识炸开的一瞬间。那一股精神力,足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而且瞬间的外放也比持续性的外放大大降低了精神力的消耗。
相反上次他和刘刚、刘霸那样的精神对抗,却是愚蠢的。“神人无功”的精髓在出其不意,当对方有了警觉而对抗时,自己却讨不了多少好处,尤其是当二者精神力差不多,互相对持的情况下,有利的一方恰恰是那些拥有远程道法的修道人或者道武兼修之士。
“看来好的功法,如果使用不当,最终也只能成为下等功法。”
虽然任天的修为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多少,但他心中却对逃出囹圄有了更大的自信。
有了对“至人无己”和“神人无功”的进一步参透,任天发现对“圣人无名”的领悟也更加的容易了。
“‘至人无己’是修炼能力,而‘神人无功’却是驾驭能力,那么‘圣人无名’会是什么呢?”想到这里,任天眼睛不由得再次一亮,“或许正是‘隐匿的能力’。”
无名则人不知,人不知则隐。
“圣人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