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泰王国
到13世纪时吴哥开始没落,西方的缅甸蒲甘王朝又被蒙古人入侵,傣族势力趁机崛起,建立了北方的兰纳王国与南方的素可泰王国。兰纳于13世纪中由傣族的满哥瑞(mangrai,又译孟莱王)建立,以清迈为中心。清迈地区后来一直与暹罗其他地区有别。南方的素可泰王国于1240年代开始扩张,被视为泰国史上第一。素可泰驱逐吴哥,融合吴哥的孟族与高棉族,并且创造泰。
阿瑜陀耶王国
14世纪中叶,泰国华人拉玛铁菩提王在更南方的阿瑜陀耶(又译阿育陀耶、大城)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结合了傣族的军力,孟族与高棉族的行政,以及华人的商业。15世纪时阿瑜陀耶王国取代北方的素可泰王国,与兰纳王国相邻,灭吴哥王国,并且在国内建立完整的制,发展稻米耕作,与中国通商,国势繁荣。阿瑜陀耶王国在14世纪下半到15世纪初被缅甸东固王朝并吞,但在16世纪末恢复**,在17至18世纪时是东南亚强国,与欧洲国家通商。1767年阿瑜陀耶王国被缅甸贡榜王朝所灭。泰化受到中国化和印化的影响很大。
吞武里王朝
18世纪后半,泰国华人郑信(又称郑昭、达信)在吞武里建立吞武里王朝,击退贡榜,收复阿瑜陀耶,于1770年统一暹罗达到今日泰国版图,并且并吞东方的柬埔寨,北方清迈,东方的永珍(今老挝境内)。
却克里王朝
后来郑信的部下却克里杀郑信,自立为拉玛一世,建都曼谷,史称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
素攀地
军政府时期(1932年-1973年)
民主时期(1973年至今)
16世纪初,欧洲列强来到泰国。直至19世纪末,英法两国已经分别在暹罗东西两边建立英属印和法属印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将暹罗列为两个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其后英法于1904年划定势力范围:湄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