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农历的编排难度比公历大,包含的信息量比公历多。公历只要协调两个周期就可以了,一个是地球自转周期,它决定日有多长,一个是地球公转周期,它决定年有多长,月在公历中没有大的意义。
而农历,它要协调三个周期,一个是地球自转周期,一个是地球公转周期,还有一个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
月球公转周期有什么用?有大用处。月球公转周期决定了每天夜间的能见度。古代可没现在这么多照明设备,如果夜晚没有月亮,到处是漆黑一片。夜间捕猎,行路,作战,都和月亮的亮度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农历协调了月球公转的周期,你一看日历就可以知道,当天夜里的能见度如何。初一为朔,月亮只有一丝亮,十五为望,月亮最圆,三十为晦,一团漆黑。而公历完全没有这个功能,比如说公历三月二十一号,你知道当夜月亮有多亮吗?快去查一查百度吧,看看多久能查到。
农历还设置了二十四节气,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这是按地球公转周期排的,一看就知道当时的气候条件如何,便于安排农作。
而公历,说实话,也就能看看今天是星期几,是不是要上班,别的一点用也没有。所以农历比公历科学得多,有用得多,完全可以取代公历。
你们应该明白,后世天朝的愚民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人文领域,自然科学也没有跑得掉。(鄙视“他们”!)
说起后世的天朝为什么要使用公历呢?那复杂了,这中间牵扯到一大堆的历史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中华文明在跌入历史最低谷的时候,西方工业文明却崛起,从而在军事、政治方面彻底打垮了天朝。
可怜的天朝人在失去了自己的领土、主权以及尊严后,连引以为傲的五千年辉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