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拖拖拉拉,极大影响了改革的效率,很多地方甚至开起了倒车。
1701年7月,在经历了心力交瘁的几个月的生活后,侯赛因大维齐最终病倒了,苏丹顺势解除了他的职务(可见之前同意改革并非出自真心)。东岸人强烈抗议,并且暂停了对奥斯曼帝国的贷款发放,但苏丹不为所动,继续任命费祖拉赫·艾芬迪为大维齐,费苏拉赫(Fethullah)·艾芬迪——费祖拉赫(Feyzullah)之子——继任教长。
侯赛因离开后,费祖拉赫·艾芬迪把持了朝政。达官贵人、地方军阀、包税商、领主们纷纷向他和他的党羽行贿,苏丹无心朝政,到埃迪尔内的行宫中打猎去了。艾芬迪大维齐将“受贿”得来的资金全部拿出来,充作军费,为发动圣战做准备——公允地说,这个人收礼受贿得到的钱都没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用来推动自己的“理想”,这种人其实是最可怕的。
圣战在今年(1702年)上半年发动,十五万土耳其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空虚的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奥地利人大惊失色,不得不抽调西线部队军队东调,同时在国内紧急征兵,又得到了部分德意志诸侯的援助,这才堪堪在匈牙利挡住了土耳其人的攻势。但不管这边占据如何,其实都客观上帮助了西线的法国人,他们的压力为之一轻,面对的阻力大大减少。法王路易十四甚至都在策划一个惊人大胆的计划,那就是法军借助盟友巴伐利亚的地盘,直趋维也纳,一举打掉敌人的核心。
法国人打生打死的事情东岸人不是特别关心,但奥斯曼这边却不得不上心。东岸在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利益,实在无法割舍。但艾芬迪这个辣鸡当权,胡搞乱搞,奥斯曼这条大船都要被他搞沉了——因为战争,奥斯曼经济再度恶化,国内破产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农民数量激增,士兵们也因为拖欠军饷非常不满,四处祸害地方,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这势必会影响到东岸的利益。
前阵子,刚刚因病去世的前任侯赛因大维齐的女婿赫拉伯里·艾哈迈德,深夜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