帩,但门帘却是用竹子编成的。这竹门帘的处理手法与现代不同,或许是大宋朝气候温暖,并且空气湿润的原因,竹帘还带着青色的竹皮,上面用水墨以及朱砂绘制着一幅花鸟虫鱼图案,整幅画面的布局非常高超,树枝上停留的几只黄莺连羽毛都清晰可见,让人禁不住想伸手抚摸一下。
帮闲一进院就将时穿往东厢房里引,一路絮叨着:“舅老爷今天一早就订了位子,后来特意吩咐小人前往官人居住处等待……这回巧了,客官刚好赶上午饭。”
此时,庭院中隐隐有音乐,但音乐声很微弱,提篮卖菜的人脚步轻轻,左右厢房里说话的声音也压低了嗓门……时穿站在走廊上感慨了一下:都说西方有酒吧文化,如果大宋不灭亡,这种私房菜馆会不会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可惜了。
帮闲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伸手撩开了东厢房那锦缎制作的门帘,躬身说:“大郎,里面请,舅老爷已经等急了。”
屋内坐的除了林翔之外,还有一名男子,这男子浓眉大眼的,长的挺英俊正直,一看就像一个正人君子,他穿着一身道袍——搁宋代,道袍就是家居服。如今这正人君子正跟林翔凑在窗户缝里,冲正屋探头探脑很鬼祟。恰在此时,正屋窗上映出一个妙曼的身影,柔细的嗓音唱起柳七的《雨铃霖》:“凄凄惨惨戚戚……”
时穿轻轻的咳嗽一声,那正人君子转身,将食指竖在嘴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一旁的舅老爷林翔倒是冲时穿打了招呼,指了指桌上的茶碗,示意时穿自己倒茶水解渴。
屋内的布置有点像日本的和榻——据说日本的和榻就是模仿宋代的餐饮风格,而宋代,桌椅等虽然已经普及了,但文人还是喜欢汉唐时代那种“席坐”风格,尤其是宴客的时候,越是隆重的场合,越要“衣冠唐制度,礼乐汉文章”。
榻上一张小桌,摆了一个茶瓶,一个茶盏,一个陶炉。炉上炖着一壶滚水,冉冉的冒出白气。小桌四个角放了四只茶盅,有一只茶盅没有用过,仿佛是留给时穿的。